
早些时候,听说过这本书。当时我还以为是教人怎么做个好爸爸的。。。也就没怎么提起兴趣看看了
最近在微信读书上又看到了这本书,因为有微信读书赠送给新用户的无限卡,趁着周末就看了一遍。实际上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关于理财或者说财商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实现财务自由的内容。
讲真的,书中大部分内容说的都挺好的,增长了不少见识,使我对职业、金钱这些东西的看法又发生了很多改变。
书中的“讨论学习环节”部分显得有些啰嗦,“重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好的,除非你要特意强调一个东西
“富爸爸”,指的是作者的一个童年好朋友的爸爸,“穷爸爸”则是作者的亲生爸爸。“富爸爸”受教育程度低,但是对金钱和职业的看法要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而“穷爸爸”有着很高的学历,是一个喜欢安稳、对金钱和职业有着很守旧的看法:认真稳定的工作、拿着一份工资安稳度日。
作者小时候常常被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的影响,不过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富爸爸”对职业、金钱的观念和看法…
现金流
- 穷人的现金流图:工资收入勉强维持日常开支,没有资产,没有负债。

- 中产的现金流图:中产的工资收入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支出也更多,并且负债增加,深陷“老鼠赛跑”的死循环之中。

- 富人的现金流图:富人也有负债,但是他们拥有能够产生收入的资产则更多,以至于可以抵消日常支出。即使没有工资收入,也可以活的好好的。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
穷爸爸和富爸爸显著区别之一:“我可付不起!” VS “我怎样才能付得起?”
改变自己,而不是尝试去改变别人,因为通常后者不是你所能控制的。自私一点讲,改变自己,更有利于你
很多人甚至分不清资产和负债的区别:资产是能把钱放进我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我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当我说关注自己的事业时,我的意思是建立自己牢固的资产。一旦把1美元投入了资产项,就不要让它出来。你应该想:这1美元进了你的资产项,它就成了你的雇员。关于钱,最妙的就是让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我想也就是所谓的睡后收入吧)
富人与穷人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而穷人和中产阶级会先买下诸如大房子、珠宝、皮衣、宝石、游艇等奢侈品,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看上去很富有。他们看上去的确很富有,但实际上他们已深陷贷款的陷阱之中。(所谓的,当代不少年轻人正在过着的伪精致生活吧)
存在财务问题的人经常耗费一生为别人工作,其中许多人在他们不能工作时就变得一无所有。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学会不为钱工作,而是让钱开始为你而工作!要知道:大部分增长的收入都流向企业家和投资者,而非劳动者——那些为钱而工作的人们)
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心于做好产品,而对商业体系却知之甚少。
在今天的消费者世界里,由于种种外在的诱惑,所以很容易在支出项上挥霍金钱。因为意志薄弱,金钱的流出简直是无遮无拦,这就是大多数人贫困并在财务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原因。(在今天看来,也就是所谓的剁手党,作者真是眼界深远啊)
三种收入:在会计领域里,有三种不同的收入
- 劳动性收入:搬砖的意思
- 投资组合收入:用搬砖获得的钱(扣除日常开销)进行钱生钱
- 被动收入:个人觉得和上面大同小异
变富有的关键是拥有尽快将劳动性收入转换成被动收入或投资组合收入的能力
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留下多少钱,以及能够留住多久
考虑一下,从现在开始停止工作(没有劳动性收入),你还能活多久?